新鲜的竹荪直接用清水清洗干净,去掉菌顶和菌根这两处味道较重的部位即可。在烹饪前,需用温水反复清洗干净菌盖上的黏液再进行烹制。干竹荪在食用前也是需要将菌顶和菌根剪除,然后用淡盐水或者淘米水泡发即可。
竹荪寄生于枯竹根部,底部与主根紧密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短裙竹荪则多产于温湿的环境。
竹荪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其中西南各省的竹荪分布较多,各地竹荪的品种也各不相同。
竹荪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分布,如: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等地均有分布。
又Q又鲜!堪称人间至味的云南菌子,看完口水直流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于云南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夏季雨后蔓延生长的菌子,更令人值得期待的了吧!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如果你有幸来到云南的菌子市场,便会打开一个野生菌子的世界,对于爱吃菌子的人来说,这个时间的云南,就是味蕾的天堂。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尽管菌子的价格不算便宜,不过这也不能阻挡云南人对于吃菌的热情,季节到了,只要菌子一冒头,云南人吃菌的心就会随之萌动。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些长得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野生菌子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地道的,不可不知的四种菌子,让我们一起揭秘美味野生食用菌的神奇世界。
“雪裙仙子”竹荪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跟常吃的香菇、杏鲍菇等相比,竹荪没有“菇”的名号,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味的蘑菇,大家可能对竹荪不太了解。其实,竹荪不但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还有很多独特的健康功效。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瞧,这个身形俊美的小家伙就是“竹荪”啦,别看它柔柔弱弱,像是个穿着纱裙的姑娘,却特别有“实力”。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
现代研究发现,竹荪为高蛋白、多氨基酸、营养丰富的食药兼用真菌。有降血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以及保护肝脏、抗辐射等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可能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干竹荪比较单薄,泡发时间不宜太长,8分钟左右即可。竹荪的网可以吃,不必去掉。竹荪吃起来很脆,泡发后和鸡汤等一起烹煮,非常鲜美。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你去到云南赶了个市集,挑选竹荪的时候,要遵循“两看一闻”原则。“两看”,即看竹荪颜色和外形,自然烘干的竹荪颜色偏黄,形状完整、朵大肉厚,菌裙摆较长的竹荪品质较好;“一闻”,即闻起来有股特有的芳香气味。这样挑选出的才是佳品。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要注意的是,竹荪的品种很多,其中有一种“黄裙竹荪”,菌裙颜色为橘黄色或者柠檬黄色,这种竹荪会引起胃肠中毒,千万不可食用。
一晌贪“鲜” 鸡枞菌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得多年以前,在外旅行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食菌》杂志中这么一段描述鸡枞菌的话——“说到鲜,食遍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枞菌。用这种菌做汤,极危险,因为你会贪鲜,喝到胀死。我怀疑这种菌里含有什么物质,能完全麻痹我们脑里面下视丘中的拒食中枢,所以才会喝到胀死还想喝。”
这段话,直击味蕾和灵魂,令人还记忆犹新。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间有鸡枞,可以食无肉”。鸡枞按外皮的颜色,可分为黑皮、青皮、黄皮、白皮和花皮等,以前三者为佳,肉厚肥硕、汁水鲜甜。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可惜鸡枞一年只出一次,雨季一过,基本上就无踪无影了。人们为了更持久的保存这份美味,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将鸡枞撕成瓣、油炸,做成更适合储存的鸡枞油。既营养健康,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云南知名的米线,美味的独家秘方也绕不过这一两勺鸡枞油。柔韧、鲜香的纯野生鸡枞油,绝对是一餐饭的灵魂伴侣!
“万菌之王”松茸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松茸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菌子,它不能人工种植,而且要在天然的野生森林地下孕育5-6年,才破土而出,并且只有3天的黄金采摘期,不采便会枯萎消失。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国古代,秦始皇苦苦寻找松茸作为药引;民间也一直把松茸称作“仙丹”。可想而知松茸的药用价值是多么珍贵。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现代,真正令大家重视起它的存在,还是因为日本核袭击事件。相传,1945年广岛遭核袭击后,废墟中存活的多细胞微生物只有松茸,其抗辐射能力令人惊叹。那之后,科学家对松茸的研究越来越多。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年夏天,当松茸破土而出的时候,那馥郁清奇的异香,饱满丰富的口感,总能吸引很多人纷至沓来,只为一品美味。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于松茸生长在高山森林中,寻找难,采摘更难,非专业采摘高手绝对得不到松茸。《舌尖里的中国》中就有这么一幕,卓玛为了采摘松茸,步行20公里进入原始森林,行走了近11个小时的时间!采摘时,要用小木棍轻轻翘起松茸的根部,以保持松茸的完整。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可以说,每一朵松茸都是自然孕育的奇迹,聚齐天时地利人和,方得一朵好松茸。
“荤中之素”羊肚菌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羊肚菌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食用菌,因为它外形凹凸不平,颇像羊肚而得名。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若是用羊肚菌炖汤,轻咬一口,菌子里饱满的汁水瞬间漫溢在唇齿之间,鲜香激荡,而后咀嚼,牙齿轻咬微厚的菌壁,鲜香再度爆发,让人过“舌”不忘。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野生的羊肚菌一般只在每年春夏交接的时间出现,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消失。好在如今已经可以人工种植,虽然风味略输野生,但是价格也亲民起来,在买不到野生羊肚菌的日子里,来点种植的,也可以解馋。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的孩子免疫力差,爱生病,请常食用羊肚菌。它不仅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脑提神,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有很大的好处,也可以滋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造物主一定格外偏爱云南,所以才会给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景致如画的江山风物,又给它吃不完的美味佳肴。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又念起汪曾祺老先生写云南的那句话——“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我们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吃东西就应该顺应时令季节,到什么时候便吃什么东西。友情提示,再过不久,就要到吃菌的最佳时间啦~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想体验一把云南人吃菌的快乐?赶快收拾行囊,为一场舌尖上的美味之旅,时刻准备着!
- END -
文案@梦青
编辑@小雨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