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人气:410 ℃/2023-07-24 18:46:22

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习俗,《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除夕的习俗包括:熬年守岁、贴年红、吃年夜饭、祭祖、挂灯笼等。

除夕习俗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

除夕贴年红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全家人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春节临近,喜上眉梢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

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

道不尽的风情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

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那么

中国传统春节都有哪些故事呢?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的农历新年,至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节日流传至今,春节7天假期和家人团圆,依旧是每个中国人翘首盼望的事情。那么关于传统春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春节的起源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又称为过年、年节、年岁等,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祛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年兽的传说)

相传,“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个老人告知人们,“年”最怕红色、火光。于是,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春节。

”春节“名称的变革

最开始时,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春节”在我国历史上也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才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山高水长终有回甘。万般熙攘化清风朗月,四方梦想皆如愿以偿。

春节冷知识

01

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不过也有部分地区会过两次春节。

02

春节每天庆祝都不同

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习俗,比如初一开门炮仗、初二回娘家、初三烧门神纸等。

03

春节不止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例如: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等。随着海外华人的增多,以及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外国友人也会过春节。

来源:乐亭发布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