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寸自行车适合身高170cm-180cm的人骑。 山地车按照轮径的大小有26寸,27.5寸和29寸三种,170cm-180cm的骑手建议选择27.5寸,尤其是通勤比较多的,如果以后有比赛需求,偏向于越野的,可以增加一台29的。
合适尺寸的自行车更方便孩子学车与骑行,为孩子选择自行车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身高、体型、力量等首要因素综合考虑,不能以年龄为依据,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体型比较瘦小,身高偏矮,那么就应该考虑让孩子骑行小一寸的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尺寸应对应身高,详细如下:
一般,儿童自行车骑两年就小了,所以国际上的标准是2岁骑12寸、4岁换16寸。
1、10寸:一岁到两岁,80公分到95公分,这个阶段的孩子多数还在坐手推车;
2、12寸: 两岁到四岁, 85公分到105公分,这个阶段 是孩子上幼儿园前后;
3、14寸:两岁半到四岁半,90公分到110公分,这个阶段孩子运动量比较大;
4、16寸:三岁到五岁,100公分到120公分,这个阶段孩子在幼L园;
5、18寸: 4岁到7岁,110公分到135公分,这个阶段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开始变缓;
6、20寸: 6岁到10岁,125公分到145公分,这个阶段孩子在小学。
145-160cm 轮径尺寸: 24寸 立管尺寸:14.5英寸
155-160cm 轮径尺寸: 24寸 立管尺寸: 16英寸
150-165cm 轮径尺寸: 26寸 立管尺寸:145英寸
165-175cm 轮径尺寸: 26寸 立管尺寸:16英寸
175-180cm 轮径尺寸: 26寸 立管尺寸:17 5英寸
180cm以上 轮径尺寸: 26寸 立管尺寸: 19英寸
第一步:了解自行车的结构
在学习骑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自行车的结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骑行技术,自行车的结构主要有车架、轮子、车把、踏板、头柱、后叉、刹车等组成。
第二步:学会调整自行车
学会调整自行车是学习骑行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整自行车的尺寸,让自行车的尺寸与自己的身高相符,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骑行的安全性。
第三步:学会安全技巧
在调整自行车完毕后,我们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安全技巧,比如保持安全的车距、学会如何熟练使用刹车、学会如何正确更换车行迹、学会如何避免其他车辆及行人等。
第四步:学会正确的骑行姿势
骑行姿势是骑行中最重要的,学会正确的骑行姿势能够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性,正确的骑行姿势要求身体稍微向后倾斜,手把要稍微转向,右脚要放在踏板上,脚蹬要紧贴踏板,左脚要放在地面上,让自己站稳。
第五步:学会起步
起步是骑行中最基本的技能,学会起步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正确的站立姿势,第二:踩踏板的力度要正确,踩踏板的力度太大容易脱落,太小则推动力不足,要踩的正确力度,另外还要学会如何熟练换挡,换挡要求踩踏板的力度较小,熟悉后才能够提高骑行效率。
第六步:学会停车
学会停车也是骑行技巧中重要的一环,学会停车要求在距离停车点比较近的情况下,提前放松身体,减少骑行速度,然后把脚蹬放在地上,全力抓刹车,让车速减慢并停止,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不同身高和需求的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山地车
骑行是很好的健身运动方式,要想加入骑行圈我们首先应该选购一辆适合自己的单车。尽管很多人对于山地车的烂大街现象诟病不已,但是山地车以其出色的适应能力和操控性依然成为人们的购车首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近些年随着骑行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山地车的发展变化也非常快,从原来的26英寸轮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29寸也有和27.5寸为主流款式的发展阶段。但是繁多的款式和型号在丰富大家选择范围的同时也给很多朋友带来了难题,对于不同轮径的山地车,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不是也觉得无所适从呢?
图片来自网络
26英寸轮径是最传统的山地车,从山地车诞生至今各大生产厂商一直都有生产。但是最近几年较大轮径的山地车开始流行,并逐步或者是已经在中高端款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29英寸轮径山地车在越野条件下,其超大的轮径在通过沟沟坎坎和碎石坑洼路段时显示出了卓越的通过能力,相比较原来的26寸轮径山地车可谓优势明显。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29英寸轮径山地车在越野骑行存在众多优点以外却也无法回避其过大的轮径和超长的轴距以及相对较大的自重带来的操控灵活性的不足,尤其在各种过弯场景中显得就不那么行云流水。对此很多聪明的厂商又推出了27.5英寸轮径山地车,他们给出的宣传词是27.5英寸山地车兼顾了29寸强大的通过性和26英寸轮径山地车的灵活轻盈的特点,而且还特别提出27.5英寸轮径山地车更适合亚洲人的身高。
图片来自网络
而事实上27.5英寸轮径山地车的发展和普及速度肉眼可见,如今几乎所有复杂环境专业或者业余骑行中都在大量使用,甚至一定情况下说骑车人已经别无选择。跟以往传统的26英寸山地车主导地位遍及低、中、高端所有级别的情况,现在几乎所有的生产厂商除了在低端领域还有26英寸轮径保留生产之外,中高端系列无一例外都是主打27.5和少量的29寸,流行几十年的26英寸山地车再无高端车生产和延续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轮径越大通过性越好、抓地力越强、骑行中的巡航能力也相对较强,但是大轮径山地车的启动速度往往也会更慢,需要更大的力量参与启动。而原来的26寸山地车优势是更灵巧,启动和加速能力更好,如果说27.5和29寸轮径更适合复杂路段和山地越野,那么26寸轮径山地车则更适合城市环境或者其他平路骑行。当然这并不排除不同轮径山地车平路骑行和山地越野相互客串角色,这并不是绝对的。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鉴于目前市场情况,市面上主流山地车(中高端)已然是27.5寸轮径的天下。如果您想购买一辆档次稍高的山地车也就别无选择,只有27.5或者29寸轮径两种。但是如果您只是需要短距离代步不需要太高端,那么2000元以下价位还是有26寸轮径的,当然27.5也许更多。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不同身高的骑行人应该选择什么尺寸的山地车呢?我认为175以上身高的朋友可以考虑27.5英寸轮径,如果车架大小分为15.5(16)、17、19寸三个型号,可以参考以下提示选择:
15.5(16)寸车架,适合1.5米至1.72米身高。
17寸车架,适合1.6米至1.78米身高。
19寸车架,适合1.75米至1.90米身高。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与以上标准对照稍有出入,可以通过调节车座前后位置和更换改装超长(短)把立以及超长坐杆,改换中立或者后飘坐杆来使得我们的山地车大小尺寸更加适合自己的身高腿长。很多时候改装优化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各种尺寸车架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也只是个大概,并不能做到完全适合,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优化提升适合度。
好了本次的骑行知识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