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数科
罗马帝国时期票据的起源在西方,票据是近几个世纪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追溯历史,西方票据的雏形可以溯源到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自笔证书”,与现代的票据有某些相似的因素,但类似于现代的“白条”,即自笔证书由债务人做成后,交债权人持有,债权人在请求给付时,必先出示证书,当其获得付款时,须将证书返还债务人。这也是西方最早确定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
票据发展的真正源头12世纪,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现代西方票据发展的真正源头。例如,本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当时意大利兑换商发行的“兑换证书”。那时,商贸发达的意大利贸易极盛,商人云集,货币兑换变得十分重要,兑换商不仅从事即时兑换货币业务,还兼营汇款。甲地兑换商在收受商人货币后,向商人签发兑换证书,商人持此证书,向兑换商在乙地的分店或者代理店请求支付款项,支取乙地通用的货币。这种兑换证书,非常类似于现代异地付款的本票。因此,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票据的起源。
汇票支票的萌芽汇票的萌芽是12世纪中叶意大利兑换商发行的另一种货币工具“付款委托证书”。兑换商在向其他商人发行异地付款证书时,附带一种付款委托证书,持证人在请求付款时,必须同时向付款人出示两种证书,否则不予付款。到了13世纪以后,付款委托证书逐渐单独具有付款证书的功能,并由此脱胎而成汇票,发展至现代。支票最早产生于贸易发达的荷兰,并在17世纪传到英国,至19世纪中叶后,再由英国传至法国、德国,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用。
现代票据制度现代票据制度则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以后。汇票萌芽虽起源于意大利,但现代意义上的汇票则发展于英国。英国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之间先后出台了《票据付款法》(The Payment of Bills Act)、《期票法》(Promissory Notes Act)、《汇票法》(Bills of Exchange Act)。从英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历史看,承兑汇票兴起于19世纪世界范围内贸易及贸易融资方兴未艾之时。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出口商在伦敦金融市场的信用不足,伦敦的商人银行通过对汇票进行承兑,弥补了他国进出口商的信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汇票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英镑成为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
在20世纪初崛起的美国,为了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将纽约建成能与伦敦竞争的国际金融中心,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自身的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直接推动了现代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