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调研报告的范文

人气:427 ℃/2022-11-12 23:46:57

方言调研报告的范文,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方言调研报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描写,首先可以描写调研的目的,第二个可以描写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个可以描写调研的结果。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篇1

伴随着即将进入大三的慌张,无数次的纠结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脑子里想的很多,却对即将到来的学年论文毫无想法。抱着想为自己的学年论文寻找一点灵感和对方言变化的好奇,想不断历练、挑战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四天时间过去了,我收获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实践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在闷热的汽车里度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临夏市。费尽周折找到住的地方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马上投入到调研工作之中。我们首先将十四位队员分好小组,然后明确了我们展开调研的地点和主要调研对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从拘谨到大方,从被路人拒绝时的失落到互相鼓励,重整旗鼓的坚持,从开始时我们方法不得当而进展缓慢到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改进方法而收获颇丰。在调研结束之后的总结会议上,每个小组都汇报着自己的收获,那一晚,我们尽管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流露着我未曾见过的骄傲与坚韧。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还是依旧走街串巷进行调研,每晚开总结会议,认真总结每一天的收获,发现、指出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在这几天的走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八坊街的那一次。八坊街是临夏市回族同胞的聚居地。在那里,我们每走进一户人家,他们都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遇到我们听不懂的方言他们会反复解释,甚至加上手势动作,直到我们理解。他们还拿出亲手做的油果子给我们品尝,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暖。那天我们还去了清真寺,还非常荣幸的见到了阿訇,跟阿訇进行了交谈。阿訇非常详细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还仔细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宗教文化,婚俗文化、葬俗文化。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阿訇,了解宗教,这次走访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内心的震动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以外,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便是同行的十三位队员了。罗老师对每位队员的照顾,对生病队员的牵挂。学姐为我们整理资料,讲解要点,我们十四个人一起同甘共苦,相互鼓励 、相互学习、一起努力。无法忘记那些我们一起吃泡面的日子,一起在总结会议之后玩游戏的日子,一起敞开心扉聊心事的日子。分离的时候有不舍,有眼泪,但我们始终是对方特别的人,不会忘记我们嘹亮的口号:we are 伐木累!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篇2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习惯了图书馆沙沙的纸笔声,看过了一摞摞的专业书籍,记住了一条条的知识概念,然而追根溯源,这些精简的一句话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背后的夙夜不眠,背后的呕心沥血,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略能窥得一二。

__年7月9日,在学院的组织下,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践内容是搜集临夏方言语料,并和东干语做出比较。当天到达安顿好住宿后,我们实践小队迫不及待走上街头,开始着手完成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任务,第一天下午因为街上行人的配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并不觉得苦和累,然而,第二天,第三天,持续的高温让我心中开始烦躁,行人的不配合让我感到沮丧,复杂的语料分类和对比让我感到厌倦和无趣。直到第四天,我们去了临夏的回民聚居地——八坊街,这一天的走访不仅完成了调研任务,而且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回民的热情,尽管有不配合调研的居民,但也是好言婉拒,更有的人看我们是大学生,主动与我们说了很多临夏方言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满满。

五天的社会实践是短暂的,但这五天中,除了尝到了调研的酸甜苦辣,在日常生活中,队员们的相互关心和罗老师的鼓励,让我收获了欢乐与感动,每天晚上汇总完成果之后的谈天说地,让我们这个小团体更像一个大家庭、这种感觉带来的,是满满的信任。

夙夜强学以待问 疏通知远而不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做学问的艰辛,让我知道了学术门径,只有经历过,才懂得敬畏,只有经历过,才会珍惜,对于书上每一条结论,以后一定要珍之重之的心情,是在教室里收获不到的。最后想说一声谢谢,是对罗老师,是对同伴们,也是对这次经历,谢谢。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篇3

摘 要: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晋语是新划分出的汉语方言区域,研究大同方言有利于晋语的发展。而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本文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音系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关键词:大同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对比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晋语区是近十几年,学者从汉语方言划分出的新的方言区域(晋语包括北方方言中山西部分地区极其临近陕西、河南、河北、内蒙部分有入声的地区虽然现在仍对“晋语”的开始“独立”争议颇多,但可以窥见“晋语”极有特色)。而大同方言就是晋语的代表,因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声字。本文侧重研究大同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方面的异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一、 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而大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马文忠先生认为,大同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t??][?][?]包含在声母系统中。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大同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t??][?]归入[ts][ts?][s],[?]用[z]代替。此外,大同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大同话的19个辅音声母。

二、韵母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也有的由元音加鼻韵音构成 。韵母按结构可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本文为了更好地将普通话与大同话进行比较,把普通话中的韵母分为三类,把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合并成一类,称作普通元音韵母;另一类仍为带鼻音韵母;把卷舌元音单列一类。

大同话共有三十四个韵母。韵母均由元音构成,按其的特点将大同话韵母分为四类。一类是普通元音韵母;一类是鼻化音韵母;一类是卷舌元音。

三、声调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大同话有五个单字调,阴平、阴平、上声、去声、入声。

综上所述:

1、普通话没入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它很短促。这也是晋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话与大同话都有阴平、阴平、上声、入声四调,但相同的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研究大同方言音系对晋语的发展很有意义。本文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归纳总结,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地方方言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普宁闽、客方言地理分布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普宁闽、客方言地理分布调查报告

作者:许顺进,韩山师范学院

摘要:本调查报告先简略回顾普宁闽、客方言的地理分布情况,通过详细、确切的调查,揭示出普宁地区闽、客方言地理分布的现状。以个案形式分析普宁闽、客方言的演变,并从地理、移民、行政、经济、文化等因素分析形成粤东地区这种闽、客方言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进而推测出这种分布演变的趋势:与闽语区接壤的客语“方言岛”及狭窄的双语地带,客家方言有被闽方言取代的可能。而背靠客家大本营的南阳山区则比较稳定。在今后的长时段中,普宁闽、客方言还将长期共存。

关键词:普宁 闽方言 客家方言 方言地理 方言分布

Abstract : The survey first briefly retrospects the geographical disposition of the Minnan dialect and the Hakkas dialect in Puning, whose current situation will then be revealed through my concrete and exact investigation. Analysing the evolution of Minnan and Hakkas dialects in the form of particular cases, It also draws the predominant 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disposition pattern of these two dialects in Eastern Guangdong from such involved factors as geography/ migration/ administration/ economy and culture, etc. Basing on this, we can extrapolate trends of their dispositonal evolution: the Hakkas dialect could have the posibility to be replaced by the Minnan dialect in the Island of Hakkas Dialect neighbouring the Minnan dialect spoken region and the narrow bilingual zone; while the two dialects will stay seperately stable in Nanyang Mount region, which is encircling the Hakkas assembles. Wherefore the Minnan dialect and Hakkas dialect will coexist permanently in Puning in the quite long future. Key words: Puning, Minnan dialect, Hakkas dialect,geographical disposition,dialect disposition.

目 录 普宁闽、客方言地理分布调查报告

(1) 一、学术史、研究现状回顾………………………………………………………

(1) 二、普宁人文情况简介……………………………………………………………

(1) 三、普宁的方言分布情况…………………………………………………………

(2) (一)潮汕方言……………………………………………………………………

(2) (二)客家方言……………………………………………………………………

(3) (三)屹立在客家方言区中的潮汕方言岛………………………………………

(4) (四)普宁方言地理分布表………………………………………………………

(4) (五)普宁闽、客方言分界线……………………………………………………

(5) 四、普宁的客家方言岛逐渐缩小原因分析……………………………………

(5) 五、普宁闽、客分界的形成或偏移的原因及影响要素………………………

(6) (一)地理原因……………………………………………………………………

(7) (二)人口移民……………………………………………………………………

(7) (三)行政原因……………………………………………………………………

(8) (四)经济原因……………………………………………………………………

(8) (五)人口因素……………………………………………………………………

(8) (六)文化原因……………………………………………………………………

(8) 六、结语:方言的发展趋势……………………………………………………

(9) 附:普宁方言地图…………………………………………………………………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

(12) 普宁闽、客方言地理分布调查报告

一、学术史、研究现状回顾:

广东普宁市流行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的一支,是指流行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地区的地方话。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区)部分地区。

广东方言的地理分布,此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有些学者还绘制出初步的方言分布图 。李新魁、林伦伦曾对普宁的潮、客的分布情况作了大致的揭示。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关于普宁方言这样描述:“本县以讲客家话为主,只在部分山区乡镇使用客家话。”林伦伦《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关于普宁方言的情况介绍:“除西北部与揭西交界的部分乡镇为客闽双方言区外,其余各乡镇均为潮汕方言区。”

新编《普宁县志》也提及:“西北部山区通行客家话,如南阳地区的梅林、高埔、船埔、大坪等镇,南阳、黄沙乡,大坪农场、后溪林场等地;云落镇、石牌镇和大池农场、马鞍山农场的大部分山区居民操潮、客双语”。

然而以上这些成果虽然涉及到普宁方言的分布情况,但是介绍的不详细,对于普宁闽、客方言的划分仍属“粗线条”的,不甚明晰。研究成果其大部分只落实到大致区域,没有具体提到分布的范围及地区。熊正辉指出广东省“有几处两种方言的交界地带,两种方言交错分布,难以画出各自的分布界线,而且有许多人还会说两种方言。如最东边的饶平县的北部,闽语和客家话交错分布。在客家话与粤语交界的粤中几个县,粤语和客家话相互交错。对这类地区,分区图里只标出是两种方言交错分布区” 。

在普宁,这种闽客交叉分布的复杂性更为明显。 因而我们有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的必要。本文通过比较细致的田野调查,把普宁方言的分布情况具体到镇、村。

二、普宁人文情况简介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普宁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榕江、练江和隆江三大水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南部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为峨嵋嶂山地和南阳山丘陵,东北部为铁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为宽广平原,在平原与丘陵之间有台地分布,全市诸山为莲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全市除北部少数乡镇外,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1.3°C,年平均降水量2124毫米。普宁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初始县衙暂寄于潮阳贵屿民宅;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治迁于洪阳;1949年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定县城于流沙;1993年4月6日,撤县设市,由省直辖、揭阳市代管。全市设19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3个国营农场;有518个村委会、4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162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22.8万人,海外侨胞180万。

三、普宁的方言分布情况

普宁的方言以潮汕方言为主,客家方言分布于属于西南部的南阳山区和东北部小北山脚下的个别村庄。通过实地的调查,普宁的方言包括潮汕方言、客家方言、潮客兼用方言。

(一)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分布于普宁中东部、东北部平原丘陵,榕江、练江流域地区,包括广太、洪阳、南溪、赤岗、大坝、梅塘、里湖、池尾、流沙、占陇、下架山、军埠、南径、大南山、麒麟等镇、街道,云落镇崩坎村。除麒麟、里湖部分村落流行客家话外,其余均为纯潮汕方言区,人口约为为180多万,占普宁人口的84.9%。

普宁的潮汕方言,声母都是18个,主要在声调和韵母上面存在差异。根据语音调值的不同,大致可以归为两部分,即榕江片和练江片。

榕江片的包括广太、洪阳、南溪、赤岗、里湖、大坝、梅塘等镇,语音接近于相邻的揭阳口音。

练江片包括除榕江片外的潮汕方言区。市区流沙口音原属练江片,近几十年来榕江片地区人民的大量迁入,使到市区流行两片口音。由于两片口音使用人数相当,未出现地区标准音,就连主流媒体普宁电视也兼用两片口音。

普宁各地潮汕方言的语音差别主要体现在声调和韵母上。其中声调的调值,练江片阴平作35调,榕江片是33;练江片阳上作13(或24)调,榕江片是35;练江片阳去读为31调,榕江片作11。练江片和榕江片的韵母大致相同,但有部分韵母也存在差异: 1.练江片没有[ə]韵母,把此韵结尾的字念作[u]。如:“你、虑、吕、驴、书、猪、居、姿、思、师、自、巨”等。 2..练江片念[iŋ]的字,榕江片(除大坝、梅塘部分过渡村落外)念[eŋ]。如:“新、根、斤、因、亲、进”等。 3.练江片念[ik]韵母在榕江片(除大坝、梅塘部分过渡村落外)念[ek]。如:“七”。

(二)客家方言

具体情况如下:

在中北边的里湖镇,山区及山区边缘是客家人,里湖东北的平原地区居住福佬人。具体的分布情况是牛径头、后寮、茶山、庵前、西园、大坪、西头坡一线以西(包含此五村)为客家方言区。原石牌镇深受里湖福佬人的影响,村民大都会说潮客两种方言,应把他们归为潮客兼用区。而大池农场虽然也受到潮语的影响,但现在会说潮语的人所并占比例不大,所以应该把它们归为纯客区。

原里湖镇的也有部分是讲客家话的,如竹头、竹林、横山等。但这几个村庄跟潮语区无山水阻隔,离里湖圩比较近,现在人们已经改讲“福佬话”,行“福佬俗”。笔者的调查发现这几个村小孩、中年已经改说潮语,只有少数老人说客家话。虽说现在村中客家话正逐渐被完全“潮化”,但现在村中仍存在客家方言,并没有完全被另一种方言所代替,所以这几个村庄也应该算潮客兼用区。

在西南部的南阳山区一带,基本都是客家方言区。但也有例外,如崩坎村(下面将做详细的介绍)。跟云落相邻的池尾街道高明村原来也有一部分认识讲客家话的,高明原叫九民,多姓聚居,昔时各姓分居九个小村落,于是就叫九民村,明末清初从福建搬过来的为福佬人,后来又有从梅林镇竹仔径村迁入本村的客家人,但由于当地福佬人占多数,占少数的客家人也逐渐与福佬人相融合,现在高明村已经是一个纯潮语区。云落镇跟池尾以寒妈水库为界,是南阳山区中跟潮语区相连的镇,广汕公路从境内穿过,可以说是南阳山区跟潮语区沟通的窗口。正是由于交通及地域相邻的原因,云落镇的客家人有相当一部分会讲潮汕话,而且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年龄越大会说潮语的人越多。虽然比南阳山区的其他乡镇比例大,但是会说潮语的人远没有达到半数以上,而且会说潮语的人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所以云落大部分应该属于纯客区。

普宁东北部分布着一些客家村落。该地的客家人相对比较少,潮客两个民系山水相连,历史上的本地区的经济中心处于潮语区,客家区跟潮语区的联系密切,普宁的客家方言深受潮汕方言的影响,有部分原讲客家方言的人们在与潮语区人们长时期的历史融合之中,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方言,成为了潮汕方言的新成员。原讲客家话的村落包括:麒麟镇的高明、高美、蔡口、发坑、后山、莲溪、樟岗、金坑、竹园、前洋、泾水、其美;南径镇的大埔寮等地。如今还讲客家话的村庄只剩麒麟镇高明、高美等村。

(三)屹立在客家方言区中的潮汕方言岛——云落镇崩坎村

在潮汕地区,潮汕话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一般都是潮语影响客语,潮汕话处于优势地位,在云落崩坎村却刚好相反。崩坎周围都是讲客家话的村落,单单只有崩坎这个村是讲潮语的。崩坎村位于G324线(广汕公路段)池尾到葵潭中段,龙江的一级支流崩坎水从村前穿流而过。崩坎包括丰滩、排下、埔尾、万安、上圩、大湖等六个自然村,人口约7000人左右,是云落镇的第二大村。

崩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两边是山,自北向南的崩坎水冲积而成的平原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建造村落,从明朝时期开始就陆续有人到此定居。在民国时期,崩坎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墟市,聚集了南北商客,也是附近村庄的货物交易点。究其原因是当时货物的运输依赖于水运,崩坎水是梅林地区商品出海的重要河道,据当地人介绍,以前每天都有从梅林圩开出的船只经过崩坎,北边的池尾、流沙、洪阳等地的货物从陆路运到崩坎,再转水运出海,渐渐在崩坎就形成了一个货物的中转站,一些人来到了这里做生意,逐渐形成了圩市。当公路运输取代水路运输,崩坎圩也就逐渐衰落,最后终于瓦解了。

崩坎的人们大都认为自己所讲的是潮汕话,但也有一部分人却认为自己讲的是福佬话,特别是六个自然村中,这个自然村说另一个自然村是讲福佬的,大多数人不知道潮汕与福佬的关系,客家人说他们是讲福佬,他们也就认为是。由于处于客家方言区中,双方交流密切,潮客之间婚姻嫁娶情况很多,加之崩坎曾经是圩市,有一些客家人来到此处安居,所以崩坎的潮语深受客家话的影响,人们日常所说的语言已经带有一些客家口音。崩坎村的村民很多会讲客家话,但大多数人的母语应该属于潮汕话,他们的祖先是从福建迁过来的,如崩坎最大的姓氏许姓是在300多年前从福建莆田迁入排下村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潮语区迁入的,如民国时期,就有来自北边潮语大本营的人们来崩坎村做生意,在此定居。所以崩坎应该是属于以潮语为母语的潮客兼用方言区。

(四)普宁方言地理分布表

综上所述,普宁方言的地理分布情况可归纳为下表:

表1:普宁市方言地理分布表

方言类型 分布地区

潮汕方言区

榕江片 广太、洪阳、南溪、赤岗、大坝、梅塘、里湖(除牛径头、后寮、茶山、庵前、西园、大坪、西头坡在内一线以东外)

练江片 池尾、流沙、占陇、下架山、军埠、南径、大南山、麒麟(除莲溪、蔡口、高明、高美等村外)

纯客家方言区 普宁的后溪、大坪、梅林、南阳、高埔、船埔、大池、大坪、云落(除崩坎外)。

潮客兼用方言区 原石牌镇,马鞍山,月塘、麒麟镇的莲溪、蔡口、高明、高美

普宁云落的崩坎村(以潮汕方言为母语)

客家人转用潮汕方言区 里湖镇的竹头、竹林、横山;麒麟镇的发坑、后山、樟岗、金坑、竹园、前洋、泾水、其美;南径镇的大埔寮等

(五)普宁闽、客方言分界线

普宁市闽、客方言分界线的北边是从牛径头、后寮、茶山、庵前、西园、大坪、西头坡(上述村落母语为客家话)一线,刚好处于大南山区的边缘,与榕江南河冲积平原相接地带;南边是云落与池尾、大南山镇的行政区界线,恰好处于练江流域与龙江流域的分水岭。

四、普宁的客家方言岛逐渐缩小原因分析

普宁东北部分布着一些客家村落。本区客家方言处于潮汕方言区的团团包围之中,这片方言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地缩小,而且还有逐渐走向消亡的趋势。原讲客家话的村落包括:麒麟镇的高明、高美、蔡口、发坑、后山、莲溪、樟岗、金坑、竹园、前洋、泾水、其美;南径镇的大埔寮等地。以上村庄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从闽西南、粤东一带相继迁入此地的 ,他们的祖先都讲客家话。其美和泾水是兄弟村,原居民以赖姓为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祖先从福建平和县葛竹乡游学潮州,迁居泾水后,传至三世时兄弟二人,弟迁往其美创村 。据笔者在其美的调查,其美村人应该早在百年前就改说潮汕话,连七八十岁的老村民都不会讲客家话,而且也不知道先辈讲客家话,倒是在泾水村调查时从当地老人口中得知其先辈会讲客家话。

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记载,赖姓先辈出自颖川郡,后至东晋安帝四年,因兵乱迁居潭洲丰陆桴原,旋迁虎州石城礼上里之秋溪,至宋,徙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再转居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明清时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饶平等地。 分布于粤东及台湾地区的赖姓客家人大都是由平和县葛竹乡迁徙出来的,现在的平和县葛竹乡也是客家聚落。由此可见明中后期从葛竹乡搬到泾水、其美两地的赖氏确实是客家后裔。只不过在后来跟讲潮汕话人群的交流中被逐渐地同化了。

客潮交界处原讲客家话的大部分村庄已经被“潮语化”。 其中与潮语区相连的村庄被潮语同化的时期较早,大约在一百年前村人就放弃了讲客家话,如:其美、泾水,两村现在几乎没人会说客家话,与潮语区有客区村庄相隔或与潮语区有一定距离的村庄被潮汕方言同化的时期大概在七八十年前,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讲客家话,如:大埔寮、后山、前洋、樟岗、金坑、发坑等。莲溪、蔡口与潮语区的距离又稍远一些,它们被同化的时间大约在四五十年前。现在村民日常还讲客家话的村庄只剩高明、高美。 为什么这个客家方言岛会被“潮语化”呢?这跟它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有关。这个方言岛分布在小北山脉的边缘地带,大概被南北—东西—南北方向的山脉围在一起,山脉边缘是客家方言分布区,而中间由练江冲击成的平原。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