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人聪明人和高明人的区别 难道这样真的对吗下等人薄情

人气:143 ℃/2024-05-21 08:33:23

人的一生跳不出的其实就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各种情困扰着。正如刘德华的《忘情水》的经典歌词: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伤悲。中国不乏为情而痴的故事,杜十娘为情而沉江。张学良为了赵一荻,与于凤至离婚,于凤至的墓碑却是张夫人于氏,期待与张学良永世长眠在一起,金岳霖和林薇因。不能结婚,就守着你。徐志摩与陆小曼张幼仪是说不尽的情感纠葛。这几天在读南怀瑾,讲人的情,把人分为三等,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自己深有感触。

下等人薄情,

对薄情不敢苟同,还有何为下等人,南怀瑾说报德者寡抱怨者多,古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难道读书人就是薄情的下等人。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芮小丹自杀,丁元英在外人看来是冷酷无情,被芮小丹父母和朋友所唾骂。赵一荻和张学良被人们所赞美,徐志摩和陆小曼被人们歌颂。那于凤至和张幼仪呢,正如那句话,两个人相爱,注定要伤第三个人。所谓薄情只是爱而不得的苦罢了。真正的所谓薄情的人,世界上微乎其微,即使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在自己心灵深处也有一个要守护的女儿或者父母。

中等人深情

所谓深情,只不过是表露出来的深情,赵一荻甚至发文与家人断绝关系,也要和张学良在一起,陪张学良走过人生半个多世纪的陪伴,那于凤至呢,为了保张学良周全,到了美国,拖着病体也要拼命挣钱,为的是有一天张学良出来后有自己的资产,不为生活所苦。我们只知道赵一荻的深情,却不知于凤至的心中对张学良的爱的格局和深沉。也不知道张幼仪为徐志摩赡养父母,那这样谁又是深情谁又是薄情。

上等人忘情

上等人不是忘情,是在爱而不得后的无奈,内心炼狱后的欲辨已忘言。庄子讲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的那个经典寓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将的不过是在自己爱而不得,与其困苦自己的心灵折磨自己。还不如放下,不为情所困,人生还是要走下去。玄学天才王弼的一句话:“圣人有情而无累”。这是圣人的情。是理想的情。《遥远的救世主》在芮小丹准备牺牲时,人们都埋怨丁元英没有劝阻,但丁元英知道芮小丹要坚守的道和人身理想。所以丁元英没有劝阻,也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芮小丹不允许自己的爱情和人生坚守有半点污点,丁元英知道芮小丹牺牲的消息后,吐了口血,但没有人知道,丁元英从来不辩解。

所谓人的三种情的见解,没有所谓的薄情、深情、忘情。只是薄情不是对的人,深情是情的格局小。忘情是有温度、有格局的痴情而不局限于眼前彼此之情。而是用情至深的深沉之情。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